2025年01月19日
微信

角声| 再思教会论:作为共同体的教会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5月18日 11:32 |
播放

关于教会的定义,传统教会给出的答案多集中在神圣和圣洁的角度,强调作为由基督徒组成的团体与世俗的界线。然而,对教会的这种定义固然符合圣经的教导和教会的性质,但也有其弱点,那就是这种定位本身让教会疏远了社会,从而减弱了教会主动影响社会的意愿。

然而,在耶稣的教导里,教会首先不单单是一个神圣组织,她还是一个共同体。

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《政治学》开篇就说“我们看到,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,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(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),很显然,由于所有的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,因而,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、最有权威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,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。这种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。”(《政治学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第1页)正是城邦共同体,带来了希腊的文化繁荣。

什么是共同体呢?共同体就是由平等个体组成的有共同目的和理念的群体。

共同体最重要的特征是成员的平等。今天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、一带一路经济共同体,这些共同体中的每一个国家没有高地贵贱之分,大家都平等地参与共同体的事务。其次,共同体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至善目的。亚里士多德笔下的共同体,显然是为了至善的追求,耶稣和门徒组成的共同体,显然是为了大使命,让普天之下都成为耶稣的门徒。

我们再看耶稣和他的门徒组成的群体。第一是平等。耶稣和门徒之间并没有等级之分。这从耶稣发展门徒的方式可以看出来。成为耶稣的门徒都是因为耶稣的呼召,并自愿回应,因此耶稣不是通过强迫和武力征服的方式,让他们成为门徒。耶稣和门徒之间的互动,显然并不是专制或者独裁者和臣民的互动模式。门徒可以质疑耶稣的主张,彼得说:“主,如果是你,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。”(马太福音 14:28 和合本)彼得在这里显然并不相信那个水上行走的人是耶稣,因此他要耶稣证明自己就是耶稣。这在一个等级团体中,显然并不是合适的行为,因为这种质疑威胁了头领的权威。

一个利益共同体可能是一个强盗组织,为了抢劫占有别人的财物而组织起来。但是这种组织是不可能平等的,即使在我们的小说《水浒》中,108将也不是平等的个体关系。当年为了增多第一把交椅,林冲杀了原来的梁山头领王伦,后来晁盖做了头领,再后来108将还要论资排辈,排出一个顺序来。强盗组织成员之间,为了利益最大化,必须分出等级。因为他们获得财务本来就不是合理的,因此按照这种不合理的规则,必然会产生成员之间的内讧和火拼,最终利益最小化。

强盗组织除了在结构和人员登等级上不是一个共同体之外,在追求的目的上也不是。按照亚里士多德对共同体的定义,共同体以至善为目标。城邦的目标是至善,是为了让每个成员达到至善。显然,强盗组织不是为了至善,而是相反的方向,他们只为了占有别人的财物。

耶稣和他的门徒组成的共同体,其目的就是为了至善、为了上帝的命令在地上的行使。耶稣说:“你们祷告的时候,要说:我们在天上的父: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。愿你的国降临;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我们日用的饮食,天天赐给我们。赦免我们的罪,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。不叫我们遇见试探;救我们脱离凶恶。”耶稣的主祷文,就是耶稣这个共同体的目标。

“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”,这是树立绝对善的价值观,“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”这是在地上实现至善,这是耶稣这个共同体的目的。这样的至善,并不是上帝得到好处,而是我们每一个人,每一个共同体的人都得能分享至善,都能达到至善,这就是我们的饮食、安全等。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至善是为了成员的发展,那么耶稣共同体的至善目标就是为了所有人的发展、道德和自由等。

从耶稣的主祷文所揭示的共同体目标,我们看到耶稣的共同体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宗教群体。这个群体,不是为了逃避世界、争取早日抵达上帝的国度,而是在世界中。因此,耶稣共同体第三个特征就是社会属性、世界属性。

“光照在黑暗里,黑暗却不接受光。”耶稣团体进入世界,就像光照进黑暗,光只有照进黑暗,才能显得更加明亮,这就是耶稣共同体的勇气和作为。“人若赚得全世界,赔上自己的生命,有什么益处呢?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?”进入世界,但是又不与世界融合。这是耶稣共同体的目的,那即是至善。

成员平等、至善目的、世界属性,这是耶稣共同体的三个特征。对照着三个特征,我们现实的教会是否是一个耶稣教导那样的共同体,这需要我们反思。只有共同体才能带来繁荣,带来复兴,因为这符合耶稣的教导。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